Q1: 什麼是節能標章產品?
A: 本局自90年起推動節能標章產品認證制度,節能標章為自願性標章,以市場上同型產品能源效率前20~30%產品之能源使用效率為基準,其能源效率通常較國家標準(CNS)高出約10~15%以上。亦即在相同的使用條件下,節能標章產品較一般產品消耗較少的能源,尤其對於高耗能、長期使用或使用壽命長的用電產品,有著更顯著的節能效益。 推動節能標章之目的係提供消費者耗能或用電設備之能源使用效率辨識標籤,協助消費者在「同類型」之「最終消費產品」中辨識高效率之產品,以引導消費者購買高效率產品,並鼓勵廠商生產及銷售。 目前節能標章產品之推動範圍以普及且能源使用量高之冷氣機、電冰箱、除濕機、電視機、汽機車等「最終消費產品」為主。如需進一步瞭解相關內容,可至節能標章網頁(http://www.energylabel.org.tw/)查詢。
Q2: 隨手關燈是否真能省電?
A: 以螢光燈為例,啟動螢光燈之瞬間耗電量,因各家設計阻抗不同,瞬間湧入(Inrush)電流約為一般點燈之5~40倍,假設40W燈管總消耗功率約為50W(含安定器消耗電力10W),啟動湧入電流為一般點燈之5~40倍,功率亦為5~40倍來論,啟動時間以0.4秒(一般電子式預熱最長約為0.4秒)估算,啟動瞬間耗電量僅約0.000028~0.000224度,相當於連續點燈2~16秒之電量。
一般燈具頻頻開開關關,自然會減少燈管壽命而增加換燈管費用。若每支40W燈管更換費用為60元,每度電費為2.5元/kWh,考量關燈省電費用及增加汰換燈管費用,經推估關燈時間只要超過2.94分鐘就有省電(省錢)效果。一般而言,關燈離開時間均超過3分鐘,爰宣導「隨手關燈」確有節約能源的效果。
Q3: 為何政府不再實施日光節約時間?
A: 有關「日光節約時間」,係指民國63年及68年間為因應世界能源危機,我國曾兩度實施夏季日光節約時間,但各界人士要求停止實施者頗多,經行政院會同有關機關審慎研商評估,認為台灣非屬高緯度地區,實施夏季日光節約時間,對於節約能源效果不大,徒使交通、運輸等若干行業及生活作息增加諸多困擾,而且對具有時間性之重要文獻,日後考據困難,影響深遠,乃決定停止實施日光節約時間。 謹提供赤道地區(緯度0度)、北迴歸線(緯度25度)與高緯度地區(緯度50度)四季日出日落時間比較如下:
日光節約時間表
地區 |
|
3月21日 |
6月21日 |
9月28日 |
12月21日 |
赤道 |
日出 |
6:00 |
5:58 |
5:48 |
5:56 |
日落 |
18:08 |
18:06 |
17:54 |
18:04 |
北迴歸線 |
日出 |
5:54 |
5:10 |
5:48 |
6:40 |
日落 |
18:15 |
18:50 |
17:50 |
17:18 |
高緯地區 |
日出 |
5:36 |
3:48 |
5:54 |
7:50 |
日落 |
18:48 |
20:08 |
17:50 |
16:00 |
由上表可看出,赤道地區國家每天白天時間差不多,北緯50度地區國家,冬天早上將近8點才日出,夏天卻不到4點就天亮,為實施「日光節約時間」最佳的區域,而北迴歸線附近的國家如台灣,雖然夏天的白天時間較長,但差異性不是很大。目前亞洲國家地區,如日本、泰國、新加坡、香港、韓國皆未實施「日光節約時間」。